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东北网 阅读次数:2390 发布日期:2018-03-28
3月22日,申请人赵某带着一面锦旗早早就来到了萨尔图区人民法院门口。原来,他曾借给朋友十多万元钱,哪知这些钱在外“漂泊”了14年才被萨尔图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追回来,送回到他手中。
16万元借出14年
此事还得从2004年年说起。
那一年,因为做生意,赵某与陈某相识,因资金短缺,陈某曾多次向赵某借钱,赵某先后4次经不同的银行给被执行人陈某汇款合计16万余元。
借款后,陈某迟迟不还,赵某多次索要,陈某都不置可否。无奈之下,赵某向萨尔图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萨尔图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此案并作出民事判决,但陈某仍拒不履行生效的民事判决书,赵某只得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调查发现,被执行人陈某名下暂无财产可供执行。赵某得知此信息后对追回这笔欠款几乎没了信心,但萨尔图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对赵某说:“发现被执行人陈某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可随时向法院提供相关线索,我们随时派出干警开展执行工作。”
2016年,赵某了解到被执行人陈某在北京东城区居住,要求将该案件移交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执行。但该院未予受理,又将此案退还至萨尔图区人民法院。
在此期间,赵某也曾提供一些关于陈某财产方面的线索,可由于法院网络查控处于完善阶段,全国联网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信息以及申请人提供的信息均具有时限性;且由于申请人提供的很多线索与事实存在出入。所以,虽然法院干警多次远赴北京实地调查,但因各种原因都未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是说,对被执行人陈某的强制执行,陷入了较为艰难的阶段。
法官“施压”老赖还钱
近年来,萨尔图区人民法院加强了信息化网络建设,完善了网络指挥中心的职能。本着对案件负责到底的态度,法官多次与陈某联系,可是均无结果。
2017年8月,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发现被执行人陈某在北京一银行有存款4000多元。执行法官当机立断,将这笔案件款扣划至萨尔图区人民法院执行专用账户。
同年,萨尔图区人民法院将被执行人陈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高消费,使其无法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对其出行进行限制。
2018年1月,经过法官多方寻找联系到了陈某的亲属,并通过其亲属促使陈某主动联系法官。
被执行人迫于重重压力,主动与法官取得了联系,请求与被执行人和解商谈。
在法官的调解下,陈某与赵某达成和解协议,陈某给付全部案件款。
借出去十多年的钱,终于回到了自己手中,赵某非常开心激动,他特意做了一面锦旗向办案法官表示感谢。而萨尔图区人民法院的法官表示,相比于锦旗,他们更乐于看到案件当事人脸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