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新华网 阅读次数:1279 发布日期:2017-12-16
冬日的博鳌阳光明媚、海水澄碧、椰林婆娑,12月12日各国企业家齐聚“2017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共话丝路新机遇、探讨诚信新篇章。
“近年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出台一系列信用建设的改革性文件,加强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着力打造诚信营商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施子海出席论坛开幕式致辞时表示。
图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施子海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 王吉如 摄)
施子海介绍说,近几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四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工作基本完成。从2015年10月1日起,中国全面推行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工商登记模式,实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经过两年的努力,截至今年10月,法人和其他组织存量代码转换率达到了99.7%,个体工商户存量代码转换率也达到72.9%。
二是信用信息平台的重要支撑作用逐步凸显。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2015年10月开通,信息归集量已经超过132亿条,联通了44个政府部门、各省区市和50多家市场机构,充分发挥了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枢纽”作用。“信用中国”网站自2015年6月运行以来,累计访问量超过13亿人次,日益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沟通社情民意的“总窗口”。
三是全覆盖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初步建立。针对A级纳税人、海关高级认证企业、安全生产企业等签署了4个守信联合激励备忘录,针对税收征管、工商监管、上市公司、法院执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签署了27个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社会重点领域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对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促进企业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信用法制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信用法》《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办法》等重要立法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公共信用信息分类、目录编制、共享接口等六个标准规范已经出台,地方信用立法加快推进。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中国’网站,进一步加大信用信息共享和公开力度,拓展信用联合奖惩范围,完善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着力营造和提升诚信营商环境。”施子海说。
关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企业家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各国政府共同打造诚信的营商环境,施子海提出了“加强合作交流、推进互学共享、探索奖惩机制、推动企业自律”四方面建议。
“希望加快建立沿线各国政府部门信用合作沟通交流机制、信用服务机构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参与建设信用体系的作用,共同制定信用信息采集标准,建立区域信用评级体系,增进信用信息互通和信用产品互认。”施子海说。
据悉,此次论坛上正式上线的新华信用产品,致力于成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期望在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等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一带一路”诚信营商环境建设。